古人云:“不受曰廉,不污曰洁。”百年来,廉洁文化建设始终是我们党推进自我革命的重要举措,也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。习近平总书记对此高度重视,多次发表重要讲话、提出明确要求。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,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,教育引导广大党员、干部增强不想腐的自觉,清清白白做人、干干净净做事。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,要在不想腐上巩固提升,更加注重正本清源、固本培元,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,涵养求真务实、团结奋斗的时代新风。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进一步强调,要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,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,传承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,激发共产党员崇高理想追求,把以权谋私、贪污腐败看成是极大的耻辱。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,要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的纪律教育机制,使纪律教育贯穿干部成长全周期、融入组织管理全过程。
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《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》,扎实推进“清廉机电”建设,根据《关于开展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第三届“廉洁文化活动月”的通知》精神,学校纪委以“弘扬廉洁教风、廉洁学风和廉洁家风”为主题,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廉洁征文活动。活动期间,全校师生踊跃参与,共征集师生作品52篇。经各党总支初步遴选、专家综合评审,评选出一等奖2名、二等奖4名、三等奖6名。现将优秀作品予以展播,传播优秀廉洁文化,大力弘扬崇廉拒腐的校园氛围。
廉洁之光 照亮心田
互联网与通信学院党总支教工第五党支部 任海鹏
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,廉洁如同一股清泉,滋养着社会的每一个角落,也深深植根于教育这片沃土之中。作为大学教师,我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,更是道德的引领者,弘扬廉洁教风、学风、家风,不仅关乎个人品行,更关乎国家的未来与希望。
廉洁教风:以身作则,清风徐来
在讲台上,我常常思考,何为真正的教育?是单纯的知识灌输,还是灵魂的触动与启迪?答案无疑是后者。教育的本质,在于培养具有高尚品德与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才。因此,作为教师,我深知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。
记得一次课后,有学生私下里讨论起某些社会上的不正之风,言语间透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困惑。我意识到,这正是进行廉洁教育的契机。于是,在一次班会上,我分享了自己对廉洁的理解:“廉洁,不仅仅是不贪不腐,更是一种对自我价值的坚守,对公平正义的追求。作为未来的社会栋梁,你们每个人都应成为廉洁的践行者,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周围的人,让清风正气成为社会的主流。”
此后,我更加注重在日常教学中融入廉洁元素,无论是通过案例分析,还是引导学生讨论,都力求让他们深刻理解到,廉洁是每个人应有的品质,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。
廉洁学风:求真务实,拒绝浮躁
学风,是一所大学的灵魂,也是学生成长的环境。在学术研究中,我始终秉持“求真务实”的态度,鼓励学生脚踏实地,拒绝任何形式的学术不端。曾有一位学生,因急于发表论文,试图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数据。得知此事后,我与他进行了一次长谈。我告诉他:“学术的道路虽然漫长且充满挑战,但每一步都应踏在坚实的土地上。虚假的成果,即使能暂时带来荣誉,也终将如泡沫般破灭。真正的学者,是在无数次失败中不断探索,用汗水浇灌出知识的花朵。”
这次谈话后,该学生深刻反省,最终凭借自己的努力完成了研究,虽然过程艰辛,但收获的是真正的成长与自信。这件事也在班级中引起了广泛讨论,大家开始更加重视学术诚信,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。
廉洁家风:言传身教,代代相传
家庭,是社会的细胞,也是廉洁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。作为教师,我深知自己在家风建设中的责任重大。在家中,我常与妻子一起,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,向孩子传递廉洁的理念。
比如,在购物时,我们会引导孩子理解“物有所值”的道理,不盲目追求名牌,不浪费资源;在节日送礼时,我们强调心意比物质更重要,鼓励亲手制作礼物,传递真挚情感。更重要的是,我们以身作则,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,都坚持原则,拒绝任何不正当的利益诱惑,让孩子从小就知道,诚实守信、清正廉洁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。
记得有一次,孩子在学校因为拾金不昧受到了表扬,回家后兴奋地与我们分享。那一刻,我和妻子相视一笑,心中充满了欣慰。因为我们知道,这些看似微小的行为,正是廉洁家风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的体现。
结语:廉洁之光,照亮前行之路
廉洁,如同一盏明灯,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,也温暖了彼此的心田。作为教师,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,更要传递正能量,让廉洁成为每个人心中的信仰,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。
在未来的日子里,我将继续致力于弘扬廉洁教风、学风、家风,让这股清风在校园内外蔚然成风,让廉洁之光照亮更多人的心灵,共同营造一个风清气正、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。因为,我们深知,每一个小小的改变,都是向着更加光明未来迈进的一大步。